在兰州新区,有一支特别的公安队伍,他们既要服务千亿级的产业园区,又要守护十几万高校学子的平安。这就是兰州市公安局新区分局西岔派出所,他们在383平方公里土地上书写着护航发展、守护平安的基层故事。
兰州新区作为全省“强省会”行动的主战场之一,其中,新能源产业园区作为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就建设在西岔所辖区之内。回想起产业园建设初期的情景,所长梁洋洋记忆犹新。“刚开始征地拆迁和施工推进可不是一帆风顺,企业与村民之间时常产生摩擦。”
面对难题,西岔派出所的民警们没有等待,他们联合村委会,主动走进村民家中,耐心沟通,细致解释,一步步引导大家从最初的抵抗、不支持,转变为后来的理解与配合。他们前后妥善处置了80多起阻挠施工的警情,为园区建设保驾护航,最终助力产业园区提前一年建成。
企业落地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今年年初,投资规模巨大的海亮新能源公司,曾因危爆物品原料库房无法按期建成而面临停产风险。派出所了解情况后,立即联动治安大队,迅速协调附近企业,仅用两天时间就改造出一处临时库房,确保了企业能够如期试产。如今,园区内已汇集了87家优秀企业,包括多家全球和全国五百强,总投资超过六百亿元,年产值近660亿元,为新区创造了超过两万个就业岗位。
这份沉甸甸的发展成果背后,凝聚着派出所民警的辛勤付出。他们严格落实惠企措施,网上办理各类业务超过一万件;协助破获涉企案件,成功为40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52.8万元。今年以来,辖区涉及企业的警情和案件数量显著下降,护企安商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
对于企业的核心技术,派出所同样用心守护,主动上门为多家重点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体检,梳理知识产权名录,并对涉密岗位员工进行背景筛查,指导企业筑牢内部防护网。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辖区内的科教园区,这里汇聚了13所高校、14万名学生,安全管理责任重大。面对复杂的校园环境,派出所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他们为每所学校配备了固定的社区民警,针对不同学校的特点,采取一校一策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他们还借助科技力量,搭建智能巡防系统,接入校园智慧平台数据,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隐患。这套系统运行以来,甚至帮助学校筛查补录了一百多名后勤服务人员,进一步织密了安全网络。
仅仅依靠警力是不够的,派出所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园区职能部门、学校保卫力量以及群防群治组织,共同组建平安巡防队伍,在校内外开展联防联查和安全宣传。今年秋季开学时,民警在校内进行反诈宣传,恰巧遇到学生在菜鸟驿站因代取快递与驿站老板发生争执。原来,有学生有偿代取大量快递,驿站老板担心代取太多快递如果出错自己要进行赔偿,所以拒绝代取。双方情绪激动动了手。民警立即上前制止并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代取可以,但必须出示委托人的有效凭证。一场风波就此化解。
在校园周边的重点场所,派出所安装了智慧安防系统,接入了一百多家商户的内部监控。值班民警在综合指挥室就能进行视频巡查,发现苗头立即远程干预,力求将小矛盾控制在早、化解在小。在确保校园平安的同时,派出所也着力于服务,将户政服务送进校园,为上百名高校人才落户新区提供便利;他们还积极协调,帮助万余名学生与新区企业实现实习和就业的精准对接,为学子们留在这片热土发展铺路搭桥。
从护航企业发展到守护学子平安,西岔派出所的民警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服务群众。在他们看来,辖区里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位学子,都是这个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们的职责,就是让这个家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