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兰州市榆中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整合治理资源,大力推进综治中心提档升级,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全力打造“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榆中新模式。
平台整合
构建“多中心合一”治理枢纽
聚焦“一站式”多元解纷、“一条龙”法律服务,坚持人员融合、平台融通、资源融汇“三融”路径,有机整合综治中心与诉讼服务、法律服务、检察服务、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心理服务、12345便民服务、妇联维权“九中心合一”,实现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风险联控、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六联”共治,建立“1396”工作体系。规范设置综合、信访、法律服务3个接待大厅,一体开设妇联维权、劳资纠纷、公证等15个接待窗口,以及调解、仲裁、心理服务等22个功能室,整合工作人员80余名,实现“诉求一门进、事项分类办”,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实战运行以来日均接待群众120余人次,“有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群众共识度大幅提升。
机制创新
打造全链条闭环解纷流程
落实“运行机制规范化”要求,牢固树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流程治理理念,创新构建“前端防范、中端化解、末端巩固”纠纷协同化解链条,实现矛盾纠纷依法有序就地化解。充分发挥网格前哨作用,常态化开展网格员“进万家、访民情、化矛盾、优服务”活动,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线上依托“民情地图·小兰善治”信息平台,汇集法院诉情、公安警情、信访访情、12345民情、网格员上报、小兰帮办受理、上级交办,线下依托中心现场受理,“八线”收集化解矛盾纠纷3.4万件,形成“榆你共解·安在其中”多元解纷品牌。建立诉讼案件风险联控机制,将法院诉讼案件全量推送综治中心并全程评估风险,对有重大风险隐患的案件及时调度落实稳控责任,实现个人极端案事件“零发生”。
专业赋能
强化法治化、精准化服务
贯彻“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理念,通过专业力量下沉提升调解效能。整合优质资源,组建311个调解委员会1267名调解员队伍,设置金融、劳资、婚恋家庭3个类调室和4个综合调解室,聘请以全国模范调解员任忠旭为代表的6名退休法官干警专职常驻调解,引进道路交通等12个行业调解委员会,全力打造稳定、专业、高效、权威的调解力量。建立“三官两师”驻点指导和联动化解机制,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心理咨询师全程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智慧支撑
推动解纷服务数字化转型
依托“民情地图·小兰善治”信息平台,落实常态化走访、情绪疏导、矛盾化解、关爱帮扶等管控服务措施,发布社会治理形势周报告、月分析110期,搜集情报信息167件,提前化解处置风险隐患40余起,实现全领域感知社情民意、全方位研判稳定形势、全时段预警风险隐患。用好校园一键报警和智慧安防小区等行业4000余路高清视频资源,打通视频资源信息壁垒,人口、房屋等60余万条数据信息全部在线预览和实战应用,实现信息数据全量汇聚、上下联通、互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