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以“智慧模型”为刃,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来源:兰州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10-28
字号:A A    颜色: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创新借助“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及权益保障监督模型”,实现了对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等问题的精准发现和及时介入,有效推动了对失职监护人的依法监督与干预。


图片

     

科技铸“慧眼”,精准捕捉涉未线索


 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发现,超过80%的涉案未成年人背后都存在家庭失和、监护失教、亲情失德等问题。为从源头上破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难题,检察院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检察工作,自主研发“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及权益保障监督模型”。该模型整合了检察机关、司法社工等渠道的涉未信息数据,构建起涵盖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家庭监护状况、涉案涉险记录等内容的家庭问题未成年人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模型已精准发现涉未成年人监护缺失10余条监督线索,为后续开展监督干预工作筑牢了数据基础。


    协同护成长,彰显检察担当与温度


模型通过关联分析发现,年仅17岁的小乐(化名),父母早年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父亲去世后,母亲拒绝履行监护义务,小乐长期处于无人监护状态,最终因交友不慎走上违法道路。针对这一情况,检察院迅速行动,与区妇联进行磋商,由妇联对小乐的母亲及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其积极关注小乐的身心健康状况,并督促其向小乐提供必要的生活支出保障,助力小乐重获安稳生活和关爱。


协同聚合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依托智慧模型聚焦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监护职责缺位等核心问题,将家庭教育这一“家事”上升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国事”。一方面,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强化对失职监护人的监督和帮助,提升家庭监护能力;另一方面,主动加强与公安、法院、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涉未成年人案件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处置机制,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源头预防。此外,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成果共享,通过经验交流会分享,将模型的研发思路、运行机制和实践成效推广至其他县区检察院,凝聚起全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合力,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未检工作新格局。


下一步,城关区院将持续以大数据为依托,不断优化模型功能,深化科技与检察业务的融合,切实履行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主导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