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张仲龙:冲锋在前践初心 一心为民显担当

来源:兰州政法网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5-09-14
字号:A A    颜色:


图片


开栏语


洪水无情,政法有爱!面对榆中县突如其来的山洪灾害,全市政法干警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信念,闻汛即动、向险而行,用坚毅身躯筑起守护平安的铜墙铁壁。他们或冲锋在抢险一线,或坚守于秩序维护,或奔波于群众安置,以忠诚担当诠释了政法铁军的初心使命。为记录这些逆行身影、传递榜样力量,即日起,“兰州政法”开设【抗洪先锋·政法担当】专栏,集中展现政法队伍在抗洪抢险、灾后重建中的感人事迹与为民情怀。让我们以笔为媒,致敬平凡英雄,凝聚前行力量,共护金城安宁!


冲锋在前践初心 一心为民显担当

——榆中县哈岘乡哈岘村

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张仲龙


在榆中县哈岘乡,有这样一位“多面手”。他是坚守初心的共产党员,是服务群众的网格员,是带领村民谋发展的村书记,更是闻令而动的基层民兵。他就是张仲龙,一个把“责任”二字刻在骨子里,把“为民”二字落在行动上的基层工作者。无论是日常的村务管理,还是紧急时刻的抢险救灾,他始终以最坚定的姿态冲锋在前,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成了群众心中最可靠的“主心骨”。


图片


作为一名基层民兵,“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张仲龙融入血脉的信念,“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是他面对险情时的本能选择。2025年8月7日,榆中县马坡乡、城关镇、新营镇等5个乡镇突发山洪灾害,汹涌的洪水冲毁道路、浸泡房屋,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瞬间陷入险境。灾情就是命令,8月8日县武装部发布备勤通知后,张仲龙同志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简单收拾行装便迅速赶往集结点。到达岗位后,他立刻投入备勤状态,物资清点、任务分配、应急演练,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细致入微,随时做好奔赴一线的准备。

当接到前往马坡乡马莲滩村3社受灾一线的命令时,张仲龙更是主动请战,跟随队伍火速驰援。抵达现场后,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揪:道路被淤泥阻断,部分房屋进水,群众被困家中,急需转移。“先救群众!先通道路!”张仲龙当机立断,迅速加入救援队伍。他不顾脚下淤泥湿滑,扛起铁锹就冲向被堵塞的道路,一锹一锹清理淤泥;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他便俯下身来,小心翼翼地将他们背到安全区域;物资运输车辆无法靠近时,他又化身“搬运工”,肩扛手提将饮用水、方便面等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从清晨到深夜,他的衣服被汗水和泥水浸透,手上磨出了水泡,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直到当晚11点,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县人武部继续待命,用坚守和汗水筑牢了受灾群众的“安全防线”。


灾害无情人有情,连续作战显担当。8月14日,哈岘乡组织志愿服务队前往小康营洪亮营村支援救灾工作,刚刚结束备勤任务的张仲龙没有选择休息,而是主动请缨加入志愿服务队。“群众还在等着我们,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他笑着说道,转身又投入到新的“战场”。在洪亮营村,他的工作重心从道路清淤、群众转移转向了受灾群众家中的淤泥清理。面对满院的淤泥、受损的家具,他没有丝毫退缩,拿起工具就开始清理。得知村里有几户留守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家庭,他更是将这几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每天第一个上门,最后一个离开。



图片


其中有一位独居老人,家中淤泥堆积严重,老人看着凌乱的屋子急得直抹眼泪。张仲龙见状,一边轻声安慰老人,一边有条不紊地开展清理工作。他先将老人的贵重物品小心收好,再用铁锹将地面的淤泥铲到桶里,一桶一桶往外运,遇到黏在地面上的淤泥,他就跪在地上用手一点点抠。清理完淤泥后,他还贴心地检查房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直到确认老人居住环境安全,才放心离开。在洪亮营村的3天里(8月14日至16日),张仲龙先后为3户特殊家庭清运淤泥、平整庭院,用最朴实的行动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当群众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时,他只是笑着说:“我是党员,是民兵,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张仲龙的担当与奉献早已融入点滴。作为村书记,他始终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规划,从矛盾纠纷调解到民生政策落实,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带领村民一步步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作为网格员,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哪家有困难、哪家有需求,他都记在心上、落在实处,用“铁脚板”织密了服务群众的“民生网”;作为共产党员,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从不推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从村书记到网格员,从共产党员到基层民兵,身份在变,但张仲龙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冲锋在前的担当不变。在灾害面前,他是无畏的“逆行者”;在群众心中,他是可靠的“守护者”。他用汗水浇灌责任,用实干诠释忠诚,在基层一线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民兵的使命与担当,也为更多基层工作者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