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警官重返调解席化身“银发天团”,智慧警务大屏实时预警风险,“空地一体”防控体系20分钟找回走失老人……2024年以来,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刘家堡派出所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立多元调解机制、构建智慧警务大脑、推动主动服务转型,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99.8%、群众满意率100%,刑事发案下降27%,创造了连续11年无命案的基层治理新成效,交出了一份“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平安答卷。
一场调解:“银发天团”暖心上线化解邻里积怨
8月29日下午3点,刘家堡派出所“老警官调解室”里,一场因装修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正在调解中,纠纷双方当事人、社区民警、老警官、律师、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围桌而坐。不久前,居民小张因房屋装修与楼下王女士产生了纠纷,双方矛盾一度激化。“我家天花板被水泡得不成样子,部分家具也因为渗水小面积受损,可他们却一拖再拖!”王女士情绪激动。 “不是不解决,我也不是故意造成的,但赔偿金额实在太高了。”楼上住户小张也很委屈。调解组耐心倾听,退休老警官汉桂玲通过换位思考劝导双方,给这起纠纷化解找到了突破口。两小时后,王女士与小张握手言和,达成赔偿协议。退休民警再回一线,化解矛盾纠纷,解开老百姓心里的“疙瘩”,这是刘家堡派出所探索基层治理的创新做法。“群众事无小事,有的人想不开可能会铤而走险,所以我们的调解工作非常重要。”汉桂玲说,“要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带着真情化解矛盾,才能把工作做到位。很多纠纷看似复杂,但只要站在群众角度,耐心沟通,往往都能找到解决办法。”
一张网络:数据赋能警务运行“智”高一筹
在刘家堡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警力分布、警情动态等数据犹如灵动的音符在巨幅屏幕上跳动,实时显示辖区各类警情数据,民警轻点鼠标,便能调出任何一个网格的详细况。“智能勤务网络带来的改变很大,我们融合了公安数据、政务数据和社情数据,构建了‘智慧警务大脑’。现在一旦有警情,综合指挥室能够立刻安排距离最近的警力前往处置,现场画面实时回传,值班长可在后方进行远程指挥,大大提高了处置警情的准确性和效率。”刘家堡派出所社区民警孟佳演示了该系统如何自动预警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根据警情AI分析提示,某小区因停车位调整可能引发冲突,民警提前介入,最终避免了矛盾升级。不仅如此,刘家堡派出所还打造了多维度、全时空的警务航空立体化合成作战体系,构建“空地一体、人机协同”的防控网络。今年春节前夕,市民张女士焦急地报警称父亲和孙子在兰州植物园走失,刘家堡派出所迅速启动“无人机+热成像”应急搜救机制,仅仅20分钟就找到了爷孙俩,成功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一种转变:从被动处置到主动服务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近年来,刘家堡派出所深入推进数字化警务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办事渠道,实现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异地业务“跨域流转”。“这些举措推行以来,前来办事的群众不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可实现‘一站式’办结。”窗口民警介绍说。在刘家堡派出所“安小宁”融媒体工作室的直播中,民警们用接地气的语言聊反诈、说安全,像邻居唠嗑一样亲切。“我所电信诈骗年发案率自2022年至今呈现断崖式下降。”刘家堡派出所民警侯凯月说,截至目前,“安小宁”融媒体工作室借助抖音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反诈宣传、法制宣讲直播三十余场,为群众答疑解惑、普及知识,形成了“向群众发声”和“听群众呼声”的双向互动局面。
一份成绩:99.8%成功调解率100%群众满意度
刘家堡派出所是安宁区新改建的现代化派出所,辖区面积8.8平方公里,和安宁西路街道枣林西社区融合办公,信息共享、平安共建,“一站式”服务辖区群众。“派出所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楼办公,‘有事找警察’成为群众首选,邻里、家庭纠纷也能第一时间介入调解。”枣林西社区工作人员说。数据显示,自2024年起,刘家堡派出所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9起,化解率99.8%,群众满意率100%;辖区刑事发案下降27%,治安案件下降53.5%,电诈发案下降33.3%,保持了连续11年无命案的治理成果。“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深耕‘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理念,融入‘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的‘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以高站位、优服务和新机制,深耕基层治理,深化为民服务,以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实际行动和优良业绩,为甘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公安力量。”刘家堡派出所所长朱宏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