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兰州:“12345”解开市域善治“密码”

来源:甘肃法制报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3-04-10
字号:A A    颜色:

近日,甘肃法制报对兰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进行了报道,现予以转载。

1.jpg

2.jpg

地处中国陆域版图几何中心的兰州市,是我省省会城市,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城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迫切需要蹚出一条各方参与、协同高效的社会治理之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020年,兰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立足市域实际,强化省会担当,将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一体推进,创新提出构建一个体系、推动两项机制、建好三支队伍、巩固四大工程、凸显五治支撑的“12345”治理模式,接连部署开展“市域善治大讨论”“社区善治在行动”,解开市域善治“密码”,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的基础防线,打造全时全域平安的善治之城,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兰州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之路。


近年来,兰州市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社会大局持续平稳,连续3年被评为“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市州”,并被命名为“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市”。2020年10月,兰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推广。


一个体系+两项机制 盘活市域社会治理资源力量


2021年8月25日,《兰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组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印发。这一盘活街道社区、辖区单位、物业公司、志愿者等资源,承担起走访联系群众、矛盾排查化解、文明新风倡导、公益服务供给、协同区域治理等职能的创新举措,为全市427个“小社区”赋予了市域社会治理“大能量”。

10.jpg

当月,家住城关区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的居民马忠民踊跃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委员会(简称社工委)委员。他从家中搬来绿植和桌椅板凳,将小区楼院内的一处杂物堆积点改造成“小花园”,街坊四邻有了歇脚聊天的地方,这里逐渐成了民意收集点和矛盾调解处,“老马小花园”升级为“老马会客角”。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居民志愿者纷纷加入社区矛盾纠纷调解队伍。


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兰州市积极构建起党委揽全局、市级抓统筹、区县负主责、乡镇强执行的“一个体系”,配套制定30余项指导性文件,通过“社工委”联动共治机制和“三中心”一体指挥调度机制(综治中心、三维数字管理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资源联动并轨运行,实体化运行小兰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两项机制”保障,不断盘活市域社会治理资源力量,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让社区治理从“独奏曲”变成“交响乐”。


2022年初,兰州市又将主城四区50个街道362个社区划分为2791个小区(最小单元),推动市、区两级1.4万余名机关干部就近编入小区,组建驻守干部工作队,亮身份、领任务、办实事,实行单元作战、联防联控,服务居民群众、化解风险隐患,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万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0多个。

1-2.png

如今,市域内各类风险隐患、群众急难问题线上流转、线下处置、闭环办理。西湖蓝盾、三民联勤、反诈萤火虫、铁桥党员志愿者等群防组织,郭德堂、畅大妈、坎大姐、赵三辈等品牌调解室,“小巷议事”“小板凳议事会”“小安说事”“乡贤和事堂”等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基层治理亮点纷呈,累计受理群众各类诉求1.2万件,办结率97%。


三支队伍+四大工程 筑牢防范化解风险坚固屏障


2-2.png

兰州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的“哨声”为令,配备建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队伍、综治中心运行队伍、专兼职网格员队伍“三支队伍”,做实做细基础信息采集、社区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聚焦风险隐患,不管巩固提升国家政治安全“核心”工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基”工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民意”工程、公共安全管控“底板”工程“四大工程”,筑牢防范化解风险坚固屏障,夯实平安兰州建设根基。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兰州市公安机关创新打造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反电诈中心,组建反诈专业队伍,打造“警花说反诈”等特色宣传栏目。2021年6月,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在全国率先出现“一降一升”历史性拐点,并持续保持发案连续下降态势。

2-3.png

全市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持续提升智能化技术防控网、常态化治安巡逻网、精准化风险预警网、明晰化公共安全网、多元化社会共治网、专业化处突维稳网“六网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形成“7站+11岗+46点”的“圈层查控网络”和派出所、交警、卡口点、PTU、TPTU+视频巡查的“5+1”巡防体系,保持了刑事、治安案件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两抢一盗”案件降幅在全省领先,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开展以来打掉16个黑恶势力。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312个,组建1509个人民调解组织和7125名调解员队伍网络,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出台校园安全保护区“十项规定”,落实寄递物流行业“3个100%”和旅馆业实名登记等制度,制定流动人口《登记指南》、放宽申领居住证条件等举措,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1.png


聚焦“五治”+融合“五力” 有效激发市域善治内生动力


不久前,小兰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前庄社区收到居民张某在“小兰帮办”APP平台“我要报事”一栏的留言:黄河边有人倾倒垃圾。社区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后逐级上报,很快经兰州市小兰指挥中心分析研判,调度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前往调查处理,有效解决了影响群众生活和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

微信图片_20230410175224.png

“线上+线下”同步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小兰帮办”作为兰州市增强“智治科技力”的“名片工程”,备受市民群众好评,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最大“加分项”。

3-3.png

试点以来,兰州市聚焦“五治”+融合“五力”,强化政治引导力,锚定创新发展的“定盘星”;依托法治保障力,稳置治理法治化“压舱石”;把牢德治先导力,握紧前进方向的“指南针;激活自治聚合力,开启持续向好的“永动机”;紧扣智治支撑力,答好新时代的“加分题”,有效激发了市域善治内生动力,在奋发前行路上收获累累硕果。

3-1.png

目前,全市10416名政法干警经历思想性洗礼和革命性锻造;82 项户政业务一网通办、8类29项业务全流程扫码办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室)100%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完成;“遵德守礼”等平台持续升级,60万余人注册成为志愿者;“征、管、用、控”为一体的“信用兰州”体系建立;全市村、社区100%制定村规民约,100%的村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累计流转办理案件6438件,“兰州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收集480万余条海量平安基础数据;“小兰帮办”平台收集各类诉求事件38632件、办结36593件,办结率94%……“五治融合”发力,构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善治新格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